第523章再回头
随着陆上建立卫所、民壮两级剿倭体系,村、镇、县、府四级划片防区,大家各司其职、各守其土,同时倭寇的耳目几乎被扫荡一空,有些侥幸漏网的,也被官府残酷的镇压给吓怕了,根本不敢出面配合,倭寇一旦上了岸,几乎占不到任何好处。
他们一开始想要攻掠县城,发现县城很难攻克,才打了一个多时辰,卫所官兵就像嗅到了血的苍蝇,嗡嗡而来,迫不得已只好丢下几十具尸体撤退。如是者几次,他们转而求其次,攻打镇子和村庄,发现效果和攻打县城差不多,而且那些民壮因为守的就是自己的家园、自己的亲人,更加的悍不畏死,再加上地形比他们熟悉,神出鬼没的更加叫人难以防范,结果打了不足一个时辰,官兵又来了。
许多天以后,他们才注意到某个小山头上飘起的一缕黑烟可能就是跟他们有关系的,而且那黑烟还是有说法的,可以简单地表达一些意思,示警、求援、指明他们行进的方向等等,从他们一上岸,就已经有烟火把消息传递出去,从村、镇、寨、县一直到当地卫所,他们的人还没到,所有的地方已经磨亮了刀枪,举起了弓矢,等着他们上门了。
倭寇在岸上讨不了便宜,就得退回海上,这一路退回去,就得丢下一些性命。等回到海上,遇到明军水师舰船的时候,他们照例会选择避免正面冲突,可是明军的舰只配备发生了变化,增加了许多机动力强的小型舰只,速度并不比他们的船慢,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又要损失一些船只和人员,才能逃脱追缉。
从陆地到海洋,他们没有和明军发生过大规模的正面战斗,所以一直没有太重大的伤亡,问题是这种持续的削肉式的打击,损失集中起来也不小,而且把他们的士气都拖垮了。他们的给养一向带得极少,按照惯例,每人只带三天的食物和水,此后就要靠抢。
而现在什么也抢不到,没有食物和水,他们在海上无法生存,大股大股的倭寇只得向***本土返航,中国沿海清静了许多,现在只能偶尔见到一些小股的生命力顽强的倭寇团伙了。倭寇退回本土,当然不是说要就此从良了,而是为了避风头。
上百年来与中原帝国的较量,使得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富人总是比不了穷人能折腾的,这个大帝国不可能把这种强大的剿倭手段一直维持下去,那消耗太大了,家业大,负担就重,中原帝国不可能让沿海变成一个吸金的无底洞,直到把整个帝国拖垮。所以,他们只要等一等,等风头过去,就可以卷土重来了。
一般海沧船,两艘蜈蚣快艇,构成了近海巡逻的一个小分队。中间这艘海沧船上的将官是一员百官,叫钱昊。据说祖上是五代末期钱塘钱氏,如此说来也算是王族后裔了,只是不知真假。他是太仓卫的兵,随着倭寇的急剧减少,近海巡逻任务已经交给太仓和观海卫官兵负责了。
夏浔有过必罚,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只须军棍一根、钢刀一口,成本低廉的很。有功必赏,则是以升迁和物质奖励相配合,物质奖励的钱来自于缴获的无主脏物和从沿海豪绅巨贾那里“募捐”来的钱款,这的确充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
现在海上巡逻没人喊苦喊累,谁得到出海巡逻的任务都像捡了金元宝似的兴高采烈,倭寇踏浪而来,本来是为了发财,结果反而成了他们发财的机会,现在他们航行于海上,每天孜孜不倦地追索着倭寇,如果倭船能发光,简直就是他们的灯塔。
他们巡逻,用的都是中小型的快船,顺风可撑帆,逆风可划桨,一旦遇到那些落单的倭船,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追上去,于是有人升了官、有了发了财、有人升官又发财,更多的士兵巴望着自己的运气也更好一些,可他们很快就发现,那些“摇钱树”已经逃得差不多了,一天下来很难抓到“一棵”。
钱昊瞪着铜铃似的眼睛巡视了一个多时辰,一只龟毛也没看到,他失望地叹了口气,吩咐总旗继续巡察,自己返身向船舱走去,想要回去歇歇,忽然,桅杆上纵目远眺的士兵就像突然看到一个脱得光溜溜的大姑娘似的,兴奋地嚎叫起来:“有船!有船!百户大人,左舷左船!”
“发财啦!”
钱昊大喜,立即吩咐道:“转舵、转舵,迎上去!发旗号,让蜈蚣快艇左右包抄,千万别叫他们跑喽!”
※※※※※※※※※※※※※※※※※※※※※※※※※※※
肥富站在船头,眼看已近入中国近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他很担心再遇到那些穷疯了的同胞,这次回来,特意向将军阁下借了一百名武士,当然,这些武士一旦登陆,是会受到严密控制的,不可能带着他们浩浩荡荡直奔金陵,不过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一旦靠岸,也不需要靠这些武士摆谱。